灵山古塔,又名金佛塔(法国人称之为金佛像),建于20世纪初的Nho山山坡上,1919年法国人修建了引航工程和灯塔。为殖民征服服务,迫使宝塔迁至小山脚下。 长期居住在灵山古塔的前僧人释明上方丈说,这座塔最初是用竹子、软木墙和阴阳瓦屋顶建造的。上世纪40年代末左右,僧人Dinh Thang Tam邀请僧人Thich Tri Tinh担任住持并管理该塔。随后,释智静法师出任越南佛教僧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副法主,并指定其弟子已故释静云法师(1995年圆寂)为首领。佛教僧伽的维护。 Linh Son 古塔被迁移到 Dinh Thang Tam 附近的地方,并建造得宽敞如今天。 该寺庙位于 104, Hoang Hoa Tham, Ward 2, City。头顿 (Vung Tau),距后滩约 500m。寺门两侧塑有二龙相峙,造型为二龙画珠。接下来是通往供奉 100 尊镀金佛像的大殿。其中,最独特的是大雄宝殿供奉的佛像,高1.2m,由砂岩雕刻而成,雕刻精细,巧夺天工,细节生动,塑造出面容温和、慈悲的佛像,堪称一件珍品。 目前在塔内修行的释静定法师表示,经考古学家鉴定,这尊佛像是占婆佛像,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纪。雕像的来历也极为神秘。据说,大约100年前,一支来自中部地区的渔船船队来到Bai Truoc海域捕鱼。他们上山打柴取水时,在白头附近的大山山坡上发现了两尊石佛像。 当地人闻讯赶来观看,并坚持保留。经过与当地民众协商,中部地区的渔民同意将大佛像交给Thang Tam村民去Linh Son古塔供奉,而小佛像则由他们带回中部地区。目前,这座小雕像供奉在广义省德波县的一座寺庙里。灵山古塔中供奉的另一尊著名雕像是 1972 年从老挝南部带回的铜像弥勒佛。 灵山古塔分为许多不同的空间,建筑古老,绘画、雕塑众多,雕刻精美,描绘着佛经中的故事。寺内的菩萨像和罗汉像间点缀着荷花池和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巨型鸡蛋花树。每年农历新年、观音节、生日、盂兰盆会、胎灵安魂仪式(13岁以下儿童)、传承三皈依、五戒。 多年来,灵山古塔已成为头顿人民和各地游客最喜欢参观和朝拜的地方。该塔也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Ba Ria - Vung Tau 电子报纸。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3401 看法
升潭庙位于头顿市升潭坊黄花潭街,是一个包括升潭庙、五行庙和曹翁墓在内的建筑群。 唐潭寺 建于明命王统治时期,最初是用竹叶建造的寺庙。1835年,人们出资修复了公共房屋,并用瓦片覆盖了屋顶,1965年,公共房屋得到了修复,建造坚固并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布局就像今天一样。公共住宅供奉着在头顿建造三个村庄的三人,即范文定 (Pham Van Dinh)、黎文禄 (Le Van Loc) 和吴文轩 (Ngo Van Huyen)。嘉隆王统治时期,海盗经常闯入本义河口掠夺金钱和货物。为了保护越南商船,嘉隆王立即派出三军三船,保卫门户沿岸的和平,并开垦建村谋生。明命三年(1822年)左右,海盗形势不复存在,国王颁布法令,奖励他们三军成功剿灭的爵位、军衔和土地。从三军的三个阵地逐渐形成了三个村庄。第一个村庄称为Thang Nhat村,由Pham Van Dinh先生管理,Thang Nhi村由Le Van Loc先生管理,Thang Tam村由Ngo Van Huyen先生管理。后来,他的父亲成为天贤,并在上述三个村庄的三个公共房屋中受到崇拜。 公共房屋具有连续的建筑结构,由四间房屋组成,通过一条人行道连接起来,分别是天贤 - 大会堂 - 中央公共房屋 - 武术舞台。公共房屋装饰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彩绘和镀金的供品。天圣宝座为阴阳瓦屋顶,屋顶浮雕“二龙胁月”。臂端、檩条、立柱均雕有龙形图案。 Tien Hien 的房子内部有 4 个祭坛,包括 Tho Cong、Tien Hien、Hau Hien 和 Tien Vang - Hau Vang 的祭坛。大厅是会员聚会的场所。大厅旁边是Trung公共房屋,其结构与Tien Hien寺庙相似,展示了10个祭坛,包括Than Nong、Thien Y A Na、Ngu Duc、Thanh Phi、Hau Hien、Council、Phu An - Cao Cac的祭坛,天师,五诗五言——天贤。武术台是公屋举行仪式时表演戏曲和唱戏的地方。 巴五行寺 遗址大门左侧是Ba Ngu Hanh 寺。该寺庙建于 19 世纪末,供奉金、木、水、火、土五位女神。此外,寺庙还供奉着两位被国王提升为至尊神的护国神:Thien Y A Na 和 Thuy Long Than Nu。巴五行寺为一室两翼的建筑风格,屋顶有“二龙胁月”。寺内有8座祭坛:正殿正中供奉五行宫女五位和两位至尊神。两侧各有5个女孩和5个男孩的祭坛;左侧供奉全聪、全平、周雄,他们是忠心义人,随时准备救助遭遇不幸的海员;右边是Ong Dia - Tho Cong 的祭坛;后面是天仙坛和村里慈悲慷慨的人们。 郎姑翁 Lang Co Ong位于与Ba Ngu Hanh寺同一时期建造的遗址右侧。在现在的陵墓中,有大约 100 年前头顿渔民发现的巨型 Ca Ong 鱼骨架的一部分。陵墓建筑古老,里面有一个大玻璃柜,里面装有曹翁的骨头,并陈列着三个祭坛。两侧还有两座龟神坛和乐坛。 目前,升潭寺遗址仍保存有12位绍智国王和慈德受戒者,其中包括6位大参南海受戒者、3位天雅那奠玉披受戒者和3位水受戒者。龙神. 每年,Thang Tam寺有三大节日:祈平安节(农历2月17日至20日)、迎王节(农历8月16日至18日)、巴庙节(农历10月16日至18日)。农历)。 )。 资料来源:巴地头顿省投资、贸易和旅游促进中心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4140 看法
革命历史遗迹头顿水厂站位于头顿市第9区4月30街,位于陈元汉高中和巴地头顿供水股份公司之间。水厂站虽然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遗迹,但却留下了多次惨烈战斗的革命斗争的历史价值,提升了我军和人民的独立精神。 头顿水厂站遗迹位于距 Nguyen An Ninh - Pham Hong Thai - April 30 路口(水井路口)约 50m 处。这座纪念碑长约5m,宽3.7m,高近4m,用石头、砖、石灰、水泥、钢铁和木材建造。这是一座小型军事建筑,分上下两层,中间用木地板隔开,城垛面向四个方向。 战争期间,头顿(O Cap)的地形具有军事重要性,因此法国占领军一抵达头顿就开始修建港口和机场。当时,在这片四面环海的土地上,淡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因此法国人在路口附近建造了供水系统(钻井、滤水厂......)。来自头顿市水井今天。为了保护整个头顿市的机场、港口和供水系统,法军在水厂旁边设立了军事站,因此被称为水厂站。该哨所由安全部队占领,约有一个连的兵力,火力强劲,当时封锁了通往头顿的门户。 当时,敌人严格控制这一地区的人员流动,给我军和人民的活动带来困难。因此,水厂站成为革命武装需要摧毁的目标。 1948年,平行动委员会、突击警察、第51侦察队和平镇小队部队两次袭击水厂站,摧毁水厂,没收各类枪支150支。攻打水厂站的战斗都十分激烈,敌军兵力和火力损失惨重,是巴地头顿省军民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胜利。 1985年,在头顿-昆岛特区成立10周年之际,特区政府在水厂站前修建浮雕,纪念1948年两次战役的胜利。标牌上刻有介绍攻击这个军事遗址的历史价值的内容。 1992年8月4日,文化和信息部认定头顿水厂站为国家级革命历史文物。 来源:Ba Ria - Vung Tau 电子报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3635 看法
潘楚贞86号住宅国家遗址(现头顿市第二区潘楚贞5号)曾是法国官员皮埃尔·查普斯的住所,位于芽庄山脚下的潘楚贞街。这座房子是按照20世纪初期的旧法国建筑风格建造的。战争期间,这座房子曾经是革命积极分子的藏身之处。 皮埃尔·查普斯先生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越南人。他是法国政府的私人官员,也是头顿灯塔部门的所有者。当时皮埃尔·查普斯先生的房子是青石墙瓦顶的,位于潘楚贞街前约100米、深80米的一块土地上。房子周围有很多果树,有椰子、芒果、释迦、星果、番石榴、柠檬……房子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荷花池,还有一棵两个人大小的荔枝树。 皮埃尔·查普斯先生虽然是法国官员,但他同情越南革命,尤其尊敬领导人阮爱国。在物质条件和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用金钱、大米和50头牛来支持越盟。他利用自己位于 Phan Chu Trinh 86 号的房子作为隐藏和保护秘密官员的地方,其中包括头顿市队长阮怀德 (Nguyen Hoai Duc) 同志。当时,Pierre Chappus 先生的家里总是养着 5-7 只狗,每只狗都有名字,每当听到有陌生人到来,狗就会吠叫以警示前门,警察立即潜入花园。通过后门。遇到熟人(官员)进门,狗叫的时候,他只要叫每只狗的名字,它们就会安静地躺着,不叫。 反美时期,潘珠贞86号的房子经皮埃尔·查普斯先生同意革命后用作巴地隆庆省党委办公室,表达了他对越南革命的同情。他动情地对干部们说:“你们就用我的房子干活,万一我被敌人俘虏而死,为越南革命而死,我就是光荣的。” 1957年,巴地隆庆省委办公室正式落户皮埃尔·查普斯先生家。办公室常务委员有郑风丹同志、胡时幸同志。此时,皮埃尔·查普斯先生家里养了10只狗,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非常有效地守卫着家,保护着秘密工作的革命干部的安全。 1958年底,巴地隆庆省委办公室为了保密不得不搬迁,但潘珠贞86号的房子仍然是官员前来寻求帮助、筹集资金和支持的基地.革命的材料。 Pierre Chappus 先生于 1959 年在他的家中去世,享年 86 岁的 Phan Chu Trinh,享年 81 岁。 1992年8月4日,位于Phan Chu Trinh 86号的房子被文化、信息、体育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纪念碑。 因此,节假日和新年期间,段吉中学经常组织学生打扫和参观潘珠贞86号的房子,同时向他们介绍为保存悠久而英雄的民族而奋斗的历史。国家的。 来源:Ba Ria - Vung Tau 电子报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3568 看法
位于头顿市黎来街18号的历史遗迹“曹操故居”,是抗美帝国主义时期巴地隆庆省委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的地方。 高大的房子宽160平方米,因房子下面有4排石柱,每排高2.2米,边长40厘米见方,像腿一样支撑着房子,所以得名。这所房子是按照孤立的汽车旅馆的风格建造的,周围有栅栏和花园。房子分为2个区域:主楼和附楼。 主屋共有2层,底层是一排柱子支撑着整个房屋。上层是房屋的主要居住空间,前后两侧均设计有上下楼梯,从室外通向楼上,平缓地建造。里面有一个用来接待客人的大大厅和用来休息的小房间。所有客房均设有面向花园的窗户,营造出安静的空间。屋顶上覆盖着西式瓦片,类似于泰国人的屋顶,屋顶4个侧面向下倾斜,2个山墙侧面有小三角形,可以挡风防暑。附楼是一座2.25m宽的房子,有6m的水平屋顶用作厨房,并有一条通往主屋的小路。 这座“高级住宅”是由在西贡工作的法国公务员兼军官德卢德先生于1949年左右建成的。这座房子是为他和他的妻子周春夫人建造的,作为头顿的度假胜地。 。 “曹操”地区周边,别墅、度假村林立,面朝海滩,治安控制严格。 1950年,Deloudet先生返回法国,房子成为Chau Chon女士的财产。 1951年,她将这座房子卖给了农业工程师Nguyen Van Chien。 1952年,巴地一家水厂的工人巴特拉先生被指派负责看管“曹参屋”。他是党的革命运动的热心参与者。他多次被敌人俘虏,又被释放,始终处于敌人的视线之中。凭借着爱国精神,他在头顿很快与党取得了联系,并继续担任革命干部的秘密基地。 1956年至1959年期间,巴地隆庆省委常委会利用敌人的疏忽和警惕,将“高级宅邸”及周边别墅变成了革命根据地。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吃、住、行、会面。 在这里,在南安志同志的领导下,人民革命运动强劲而广泛地发展。 1956年和1957年,多次秘密会议在“曹操馆”举行。会议期间,党的许多政策得到落实,及时跟踪形势,推动了当地革命运动的发展。 1959年3月、4月,省委常委会与头顿区委召开会议,检查学习党中央第15号决议,落实党的东部省际部指示;动员群众运动反对吴庭艳政府法律的计划。 目前,革命历史遗迹“曹仓楼”位于头顿市海关署校园内,由本单位管理。房子的大部分建筑仍然完好无损。由于在抗美帝国主义初期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时间,所以文物没有保存下来。 1991年,“曹操宅”被文化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革命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巴地头顿报纸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3285 看法
头顿市传统革命屋(头顿市巴库1号)以前是越明委员会的总部。这里经历了战乱,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巴地头顿军民英勇斗争的历史记忆。 头顿市传统革命屋建于1908年至1913年,占地面积6,580平方米。该房屋是按照法国殖民办公室的建筑风格建造的,该办公室是从18世纪头十年到日本抗法政变期间头顿地区的军事指挥办公室。这是一栋宽敞、通风、设施齐全的两层别墅,靠近前滩。别墅内还设有附属参谋办公室,法国军官经常在这里办公。 越盟委员会领导人很快通过杨白梅同志与南方党委取得联系,得到指示,准备夺取政权。因此,他引用“越明纲领”,在全镇散发传单,呼吁头顿人民造反,并准备武装部队为起义实施革命暴力。起义期间,核心领导连同安全部队和自杀兵40余人,日夜值班,在指挥部工作。 1945年8月28日,在距离越明委员会总部300m的林山体育场,在头顿镇越明委员会的领导下,当地人民夺取政权的起义集会取得了胜利。 在抗法殖民主义的艰苦而激烈的斗争中,越盟委员会在头顿、巴地和东南省份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 1945年底,头顿-巴地并入一省,越明委员会和党支部的领导人员转移到巴地,总部也迁至巴地。 国家解放后,越明委员会总部遗址为沿海城市头顿的旅游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纪念碑建成后,进行了多项增建工程,如背面底层、内部安装空调、楼上增建房间、翻新外观……但没有进行任何工程,极大影响了周围景观以及房子的主要设计。 1991年,越明委员会总部被文化和信息部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并更名为头顿市革命传统住宅。 目前,为了满足当地人学习历史、参观文物的需要,传统民居的两层被用作图书馆、展示、展览和会议场所。楼上是一个画廊,里面陈列着图像、历史文献、历代城市领导人的图像以及许多其他文物…… 来源:Ba Ria - Vung Tau 电子报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4270 看法
谭农(Ho Thi Khuyen)革命历史遗迹,旧陈富街 11 号 42 号,现为巴地头顿省头顿市升 Nhi 区陈春道 1 号,位于脚下位于 Lon 山,Thang Nhi 区 Ben Dinh 路口以西约 100 米处。以前,这是一个茂密、安静的花园,里面种满了谭农夫妇开发和建造的许多果树。 1945年8月革命时期,这座房子是越明前线委员会的会议场所。在两次抗战期间,这座房子是省委内城和头顿市的干部培养基地。 ...具有典型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谭农故居(何氏昆)于1989年被文化和新闻部认定为国家古迹。目前,谭农母亲的故居已于2015年修复和美化。该纪念碑已成为一个传统的教育景点,讲述了一位典型的越南母亲在两个抗战时期闪耀出头顿市的革命英雄主义,朴素、善良但忠诚、不屈不挠。 ……全心全意支持并暗中保护革命干部的安全,直到南方解放、国家统一的那一天。 母亲Ho Thi Khuyen出生于1905年,邻居们常称她的母亲为Tam Nhung(因为她的丈夫是Nguyen Van Nhung先生)。 农先生也是一位具有爱国精神的人,痛恨法国殖民主义者和暴虐暴虐的地主,很快就受到了革命的启蒙。 1930年,他参与了Vuon Trau 18个村庄的夺权活动。起义失败,被法国殖民者俘虏。他们对他百般收买、残酷折磨,他却始终不报。他的身体被他们殴打致残,然后被流放到另一个国家。 1941年至1942年左右,阮文农先生从古公(前江)搬到努龙地区(头顿)居住,然后。他与 Ho Thi Khuyen 夫人建立了家庭。这对夫妇在升尼区大山脚下砍伐树木并开垦土地建造房屋并种植果树。交趾支那起义失败,南方许多省份的革命运动在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残酷镇压下暂时平息。在巴地头顿,革命根据地没有被破坏并继续运作,为1945年8月的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是1945年夺取政权运动的核心部分。何氏娟夫妇的家是起义委员会成立的地方,决定在头顿夺取政权。 在抗法九年战争期间(1945-1954),胡氏迁夫妇继续秘密参加革命活动。 1962年,面对敌人的严酷迫害,胡氏娟回到前江省古公洞县陈殿公社工作,参加了战士母亲协会,直接埋设钉子和地雷消灭敌人。 ... 1968年,敌人平定了前江古公区谭殿公社,被敌人俘虏并拘留了两个月。在劳教所里,谭妈妈遭受了各种酷刑,泼水、电击脚趾、手指……但她坚决不报案。最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谭的母亲被释放并返回头顿。在此期间,敌人紧急增设哨所,严格控制该地区。头顿的许多革命根据地不得不深入萨克森林、定山、Thi Vai……为了领导革命运动,头顿市党委决定坚守根据地。谭的母亲被指派承担为革命干部秘密筹集秘密的任务。 为了确保其他活动人士的绝对安全,谭的母亲想出了一种独特的隐藏方式,在家里建造了一个秘密地下室。 参观Ho Thi Khuyen家的房子和秘密地下室,让我们更加为这位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英雄越南母亲的爱国主义、善良和高尚之心感到自豪。 资料来源:巴地头顿省博物馆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3522 看法
Sac Can Gio森林战区历史遗迹(原名Can Gio森林公园),面积2,215.45公顷,其中514公顷已经和正在开发用于旅游。这里是红树林生态系统最典型的子区域的所有物种和栖息地。这里还栖息着许多猴群,共有1000多只猴子,完全生活在自然条件下,与人类相处十分大胆。 位于Can Gio的Sac森林战区历史遗迹内是Rung Sac革命基地,该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历史遗迹区,这个基地过去为许多人所熟知的Sac森林特种部队。 。基地已建成,再现了几乎所有古代英雄的生活和战斗场景:警卫室、接待室、碉堡、大厅、后勤室、军医室、军事室、密码室;第10组指挥员听取现场情况汇报并决定组织突袭摧毁芽贝煤气库现场、第10组战士消灭鳄鱼现场、如何将盐水提炼成淡水现场、告别现场战斗中的士兵,DKZ 炮兵炮击独立宫…… Rung Sac遗迹区(胡志明市Can Gio区)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浮动基地,靠近西贡-嘉定东南部,那里的Long Tau河是为运输提供后勤的“咽喉”。拥有数百万美军和西贡政府的巨型战争机器。 1966年4月15日,地区司令部成立萨克森林专区,代号T10,后改为第10大队,任务是守卫海港、引民建设施、掌握敌情。第10团——萨克森林特种部队,任务是深入渗透,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占领萨克森林,不断攻击美国战争机构——西贡政府的仓库、港口、指挥部和巢穴。 为了保护龙头河,美国用“炸弹雨和枪林弹雨”宣布“除草龙萨克”,著名的舰战之一就是1966年8月的维多利亚号海战。派出维多利亚舰载有约100辆坦克、装甲车;2架直升机、20吨粮食……为一个正在为1966-1967年第一次旱季战役做准备的美国师提供补给;连续射击,飞机在天空中蜂拥而至;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和策划,8月23日早上,当维多利亚号经过时,两枚水雷爆炸。这艘吨位超过一万吨的船及其武器沉入河床。 九年战斗(1966年-1975年),第10团顽强地坚守防御态势,主动出击,按照地区指挥部的命令,深入港口和敌后仓库,构建地方革命运动,引导战略要地人民与敌人作战,在敌人暂时占领的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打破敌人的控制,为参加抗美战争和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胜利作出贡献。 在上级的领导和指引下,荣萨克特战团超越了自己,懂得依靠人民,树立“民心姿态”,树立了坚定不移的思想意识和坚决肯战斗的意志。为了祖国的独立自由,弘扬革命英雄主义,战胜敌人,部队的传统是:“榕色是家乡,港口、仓库是战场,龙头河是决战点——如果你有命令,你就会战斗——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战斗——如果你战斗,你就会胜利。这个传统就像一首上阵歌,跟随特种兵上阵,立下英雄功绩。 2000年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Sac森林认定为Can Gio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拥有独特而多样的红树林地区典型动植物群。 2004年12月15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决定将萨克森林基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参观荣萨克战区历史遗迹,我们不仅领略了原始自然,还找到了自己的根源,以此来提醒和回顾民族的英雄历史。 据文化遗产部门称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5053 看法
红槟榔花园周围环绕着 Nhi Binh、Quoi Xu、Thanh Loc、Tan Thoi Hiep 和 Dong Thanh 公社。这里有很多槟榔园,果树茂盛,以前这里是一片沼泽地,运河纵横交错,如蜘蛛网,杂草丛生,蛇、蜈蚣、蚊子、水蛭、蝎子……层出不穷。红槟榔园这个名字诞生很久了,没有人知道它的确切由来。据曾在该地区工作过的革命老同志介绍,战争期间,这里槟榔丛生,故名“槟榔园”,而“红槟榔园”地名的“红”色不仅简单来说,就是槟榔树干的颜色因战争的惨烈破坏而变色,也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的流血牺牲。红槟榔花园的位置毗邻被占领的敌方军事机构并被其包围。它就像一个袋子,容纳着来自外界的所有联系,是连接森林与城市的基地。失去红槟榔花园就意味着失去与城市的联系。因此,红槟榔花园成为城市与基地之间的踏脚石。该地地形视野良好,具有部署作战编队的保密性。对于我们来说,红槟榔花园在西贡西北方向拥有不可替代的中转地位。红槟榔园从最初简陋的“安全带”,后来发展成为“凹根据地”、革命秘密区、革命力量的驻地和隐藏地。该基地由分布在广阔区域的许多不同的“Cons”组成,是反抗军在对美战争中攻击西贡的起点。 1945年3月以来,全国人民热情准备总起义。红槟榔园成为每晚聚集群众练武的场所,准备起义夺取政权,驱逐侵略者。八月革命成功后不久,1945年9月23日,法国向西贡革命政府机构总部开火。 3个月后,嘉定省委决定将部队撤至郊区,以保留继续战斗的力量。 1945年12月25日,嘉定省委书记范文姜同志在红桥花园主持召开主要官员会议。会议决定选择安富东、清禄、国春三个公社建立具有战区地位的抵抗根据地,因为这个地方距离西贡市中心不远,面积虽小但很方便。有利于抵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红槟榔园被选为我官兵的聚集地之一。在这里,我们设立了南方总工会的“工人接待站”,欢迎来自西贡的技术工人。在此基础上,战区司令部建立了军工厂,生产武器装备装备革命部队。 为实施“速战速决”战略,法国殖民主义者多次组织猛烈袭击红槟榔园,旨在摧毁西贡嘉定抵抗总部。 1946年狗年七月圆日,法国派摩洛哥、柬埔寨士兵和越南汉奸包围,突然袭击红槟榔园。由于突然袭击,我军根本来不及还击。法国士兵残酷镇压并杀害了许多人,其中包括老人和儿童。从1946年底开始,法国在通往安富东战区的道路周围和沿线建立了密集的碉堡和瞭望塔系统,组织了多次突袭和猛烈轰炸。但我军和人民仍然顽强坚持,革命力量多次组织打劫斗争,铲除恶人,继续开展“大众教育”运动。由于广大同胞坚韧的意志和爱心支持,战区依然屹立不倒,为挫败“速战速决”战略作出了贡献,使法国殖民主义者遭受了许多困难和损失。 1950年1月,在陈文安的送葬队伍中,红槟榔园成为进入战区的学生的中转站。 在美国-吴庭艳政权统治下,Cau Do Garden 被列为“白色区域”,可以自由轰炸。他们不断组织扫荡行动,寻找、消灭我们的干部。古蒙区党委仍坚持继续战斗的决心。当时,清禄公社选择红槟榔园建设“凹形”抵抗根据地。以这些基地为基础,我们建立了一个连续的根据地,容纳了许多营、团级部队。 1968年春节攻势期间,为了准备总攻和起义,军队返回红草园营地,当地民众提供了约2吨大米、250多个面包和数百个春节蛋糕。 1968年3月10日,修西奥同志率领的地方军驻扎在河岸边,伏击准备扫荡红槟榔园的两个连伪军。此次战斗,我军使用B40、B41、AK连续还击,杀死美军和伪军26人。 1969—1973年期间,尼克松政府主张实施“战争越南化”新战略。他们加强了袭击,特别是对我们根据地的袭击。驻扎在红草园的我军和人民,对他们多次大大小小的袭击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1971年,我军士兵在这里摧毁了伪军第11伞兵营。 1973年,一支游击队与嘉定团协同拦截了一支伞兵小队并收集了一些战利品。在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期间,Cau Do Garden 是 E115、Gia Dinh 团、Go Mon 士兵等部队准备进攻西贡、解放南方并统一陆地的地方。尽管敌人多次用大炮、轰炸机扫荡、猛烈攻击,摧毁了红槟榔园,但清禄青春官兵和人民勇敢地接受了牺牲,保卫了基地。 资料来源:第 12 区网站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4291 看法
美国大使馆遗址又被称为“东方白宫”,是旨在长期吞并越南的险恶军事政治阴谋的起源。遗址是一栋用现代建筑建造的5层楼房,位于胡志明市第一郡本义坊Mac Dinh Chi - Le Duan街拐角处,占地近5000平方米。此前,美国大使馆位于咸宜街 39 号。 1963年3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位于咸宜街的美国大使馆被F21突击队炸毁,1、2、3三层楼倒塌,美国决定重建大使馆。 该建筑于1965年动工,大部分材料和施工机械均从美国运来,并由美国工程师负责。根据设计,该建筑周围环绕着7800块可以抵御地雷和炮弹的塔雷多石块。主门装有厚钢板,其他门均由特殊的厚防弹层阻挡。所有门均使用自动系统,包括阻挡通往上层的铁门。大楼内有140个房间,有200名工作人员日夜服务。此外,大楼旁边还额外建造了一排名为“诺罗敦”的专门供中情局员工使用的区域。落成时,该建筑只有三层。 1966年底,又加建了两层楼和一个露台,作为直升机的降落场所。建筑周围有3m高的围墙,围墙两端靠近乐段街,建有2座高碉堡,日夜守卫。大使馆于1967年9月竣工,拥有60名警卫的堡垒、防空洞和控制外立面的雷达屏幕系统等防御系统。 大楼落成后,1967年9月24日,数千名学生涌向美国大使馆门口,争取“美国停止轰炸朝鲜”、“美国回家”,并发出告示,谴责美国“践踏和严重侵犯南方人民的自决权”。 但在美国大使馆发生的突出事件是1968年春季总攻势和起义期间的城市游骑兵之战。攻击美国大使馆的目标是由Ngo Thanh Van于1968年1月24日添加的。负责总务。游骑兵第11队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包括队长Ut Nho(军区侦察队长)和士兵:Bay Truyen、Tuoc、Thanh、Chuc、Tran The Ninh、Chinh、Tai、Van、Duc、Cao Hoai Vinh、Mang、Sau以及 2 名车手:Tran Si Hung 和 Ngo Van Thuan。另一件同样令美国大使馆蒙羞的事件是1975年4月29日至30日发生的美国及其同伙的混乱逃亡事件。在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中,面对越南军民的快速进攻,1000多名美国人和5000多名亲美越南人互相推搡、踢踢,争夺大楼露台上的一席之地。建筑物将由直升机救援。 该文物于1976年6月25日获文化部颁发的认定证书。目前,美国大使馆大楼已被拆除,胡志明市新领事馆已建成,但旁边有一座纪念碑,永远铭记在战斗中牺牲的特种部队士兵的功绩。 资料来源:胡志明市青年联合会
胡志明市|胡志明市 8621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