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海城堡(又称奠海堡或西堡)位于市中心中部,汉江以西,岘港市海州区石胜坊内。 19世纪,岘港是通往顺化皇城的门户,也是越南中部最重要的港口。但在此之前,自16世纪起,岘港港就吸引了西方商船的注意,因此根据顺化宫廷的规定,岘港港是与外界贸易、以及控制的唯一门户。控制外国船只,同时避免外国人对首都的目光。 凭借岘港贸易港口的重要地位,嘉隆国王(阮朝)在他第一次登基时(1802年)就负责组织这片土地的守卫,在山茶半岛和沿线修建了许多堡垒。汉江两岸,除了奠海、安海城堡外,还有陈阳塔宝等据点,如美氏、海州、连治、福宁、和奎……但最重要的是定海城堡。 奠海城位于汉江左岸,因此法国人称其为西堡(Western Fortress)。它最初是由嘉隆国王于1813年用土地建造的,因此被称为宝殿海,它位于海港附近,因此很容易被损坏。 1823年,明命国王下令用砖重建它,因此被称为奠海城堡,并进一步退至内陆,位于Thach Thang村的Trem地区(现在),以确保安全并分配泰国人。 Tuong Nguyen Van Thanh 负责施工。城堡采用沃邦风格建造,由法国工程师奥利维尔·普伊曼内尔(Olivier Puymanel)设计(他曾与Ba Da Loc合作帮助嘉隆),周长556m,壕沟超过3m深,有2扇门:一扇门朝东,俯瞰汉江。河;一扇朝南的门(主门)。城堡有两层城墙,有深护城河相隔,外墙高于内墙。城内除了将军和士兵的住宅外,还有火药仓库、弹药武器仓库、粮食仓库、铸炮和修理断枪的作坊以及宫殿。这一时期,奠海城与汉江左岸的安海站一起,是岘港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控制着进出岘港河口的船只。 2004年以后,岘港市决定利用该市国家文化目标计划的资金,投资修复和修缮奠海城,修复了西北凸角处的整个城墙,修复了北部和北部的城墙。东,恢复南门和护城河。此外,还在堤海城堡上修建了岘港博物馆,重建了172.5平方米倒塌的城堡墙,并在填沟中疏浚了1800平方米的土地。在上述建造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残存的大炮。 2010年,岘港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开放迎接游客。岘港博物馆还在博物馆庭院前展示了在奠海城堡发现的大炮。 多年来,南城墙和城门以及东城墙和北城墙的一部分已得到修复,只有西城墙和护城河与居住区相邻,无法修复和修饰。近日,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出台政策,对登海城西侧居民进行搬迁,恢复原状,对整个登海城遗址进行修复、修缮和整修。未来几年。 凭借上述特殊价值,2017年12月25日,总理决定将奠海城遗址列为特别国家古迹。 资料来源:文化遗产司
岘港 4294 看法
海洲公屋被认为是岘港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海洲公共住宅被认为是沿海城市岘港最古老的公共住宅。该遗迹于 2001 年被国家正式承认。海洲公共房屋的前身为福海塔。这是阮福珠勋爵于猪年(1719年)进入广南并在此停留的地方。海州村民随后在这里为阮福珠国王建造了一座祭坛。 海洲公屋位于汉江左岸岘港市中心(海洲区海洲1坊潘洲贞街48号巷)。据海州村43个氏族之一的阮文氏族谱记载,开创海州村的先辈和开垦海州村的后人都来自清化省静嘉县海州村。在追随黎青宗国王探索这片土地的过程中,他们于15世纪末建立了海洲村并定居在这片土地上。 长辈的记载显示,嘉隆五年(1804年),海州村官请求嘉隆国王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一座公屋,以供奉该村的青皇和该村的前辈和继承人。汉江两岸。 1858年,由于法国殖民者的入侵战争,公屋遭到严重破坏。 两年后,人们在现在的岘港医疗技术与药学大学(鸿王街99号)的土地上重建了公共住宅。 1903年,天花流行期间,法国人占领了这座公共房屋,并将其用作治疗病人的地方。 一年后,在村民的要求下,公屋被归还。然而,海洲人民认为该村污染严重,于是向青泰国王请愿,请求在现址(海洲区海洲1区3组)重建公共住房。并一直存在至今。 海洲公屋是岘港市国家级历史文物之一,是岘港市的景点之一,在游客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村公屋的正门至今还保留着全汉字的“海州正Xa”四个字。 海洲公屋是一个建筑群,位于占地3500平方米的校园内,包括:海洲公屋、天贤堂、朱氏教堂、巴庙等。村公屋前有一个小湖,假山成荫,有一棵百年树龄的小树。 左边的教堂是阮文家族的教堂,右边的教堂是一座普通教堂,包括42个氏族的42块牌匾,这42个氏族都来自清化,跟随国王黎青东从南方来。新毛泽东年(1471年)。 Le Thanh Tong国王建立了Han Giang村(现在的岘港),这些氏族聚居在一起成为Hai Chau村,被阮朝指定为“Chinh公社”。 公屋内,人们保存着许多漆横的面板、平行的句子和鎏金的平行盖碗,这些都是用汉字写的,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其中横板9块,对置盖碗2对,均为木质,雕刻精美,艺术价值极高。 海洲村公屋的钟楼上,有一口青铜铸造的钟,钟身上刻有汉字的句子和诗词。这些句子和诗歌记录了公屋的英雄历史里程碑。这些话的大致含义如下: 明命五年(1842年),该塔被修复。 1825年,国王颁布了对该塔的法令,命名该塔为“福海塔”,13年。明命年(1832年),海洲正东公社在吉祥的日子里创造了这个钟。 来源:岘港电子报
岘港 5738 看法
大南公屋(当地人称奈南)是岘港市典型的文化历史遗迹。对于那些喜欢探索古老文化价值的人来说,这是来到“值得居住的城市”不容错过的目的地。 大南公屋——一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公屋,与国家许多重要的历史故事和事件有关。该公共住宅建于 1905 年。1999 年,岘港大南公共住宅被认定为国家古迹。该遗址位于岘港市海州区和强坊(现和强北坊)。 1946年,奈南公社位于和平村(奈南公社)。当时,和平村是和山和奎忠人的居住地。 1949年,和平村并入岘港市,并更名为岘港市南区(与和平区分离)。南部地区包括 Nai Nam、Hoa Binh、Khue Trung 村和 Lien Tri 公社的一部分。 公屋坐北朝南,全部用砖、瓦、木建成,屋顶覆盖阴阳瓦。公屋有一个大院子和围墙,公屋大门有四根方形柱子,每根柱子高约5m。中央的两根柱子构成了公共住宅的正门,柱子的顶部模制着两只独角兽,左右柱子贴在墙上,柱子的顶部形状像一个莲花花蕾。中间的柱子上有一对平行的瓷制句子。 在激烈的抗法、抗美战争中,岘港大南公社是革命的根据地之一。 1960年至1965年间,公共住宅成为秘密行动的基地,负责进出城市的通讯。从1850年至1975年的各个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如入党仪式、军事和政治力量的部署。历史上,许多英雄、战士在这里生活、战斗和牺牲。 资料来源:岘港网站
岘港 5993 看法